专业原创精品流行语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

端午节的风俗的简短介绍【图】

发布时间:2022-10-21 15:48:19源自:网络作者:小一阅读()

爱流行摘要:网站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“端午节的风俗的简短介绍【图】”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!

在2022年前半年也有很多中国传统的节日,端午节就是其中的一个节日,在端午节这一天,国家是会放假三天的,还有很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在端午节当天举办,是非常热闹的。作为中国人,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国传统节日,比如说最简单的端午节的介绍以及风俗,我们了解过后也算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认识,如果你对端午节的了解不够多的话,可以随小编一起看一看下面端午节的风俗和简短介绍哦!

一、端午节的风俗的简短介绍

端午食粽

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每到端午节前夕,在苏州小巷深处,朱门半掩,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,或者就在弹石路边,小藤椅几张围拢来,满目青绿的箬叶,糯米的晶莹,傍晚,就飘来了香气,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,交流各家手艺,味道咸淡,卖相如何,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,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。

龙舟竞渡

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。《事物原始》载:“竞渡之事,起于勾践,今龙船是也。”汉代赵晔《吴越春秋》也认为,龙舟的起源“起于勾践,盖悯子胥之忠作”。

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“胥门塘河”,即今天的胥江河。清代诗人邵长蘅有“五月胥江怒,水嬉欢竞渡”的咏叹。到清朝,苏州端午龙舟竞渡盛极一时,地点众多,“龙船,阊、胥两门,南、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。”

端午风俗无论南北,都有龙事,只是北方用以祈雨,而南方模拟竞渡。南北朝时,竞渡习俗广泛传播,唐敬宗曾下诏命地方官修造龙舟二十艘,宋太宗淳化三年到开封金明池观看竞渡。明清两代,宫廷中端午龙舟表演。清代自顺治康熙起,每年端午,大都要在西苑以龙舟竞渡酬节。

喝雄黄酒

五月自古被称为毒月、恶月,百事多有禁忌。道观,寺庙向施主赠送佩带符篆等物,以避毒邪。因为艾草、菖蒲以及雄黄都有驱虫杀毒作用,过端午节洗艾水澡、悬艾、缠五色丝、饮雄黄酒等,成了普遍的习俗,都是为了驱邪消灾。

佩挂香囊

香囊又叫香袋、香包、荷包,亦称佩帏、容臭。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,屈原《离骚》中有“扈江篱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”。

介绍

端午节,苏州风俗要戴香囊。吴中风俗历来竞尚丽巧,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,每到端午节前夕,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就要早做准备,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好新奇的文饰,再巧加刺绣,有十二生肖、狮子、双鱼、盘肠、花草、珍禽、瑞兽、蔬菜、瓜果等吉祥图案,香囊形状则长方形、正方形,也有三角形、棱角形、鸡心形、菱形、斗形、月牙形、扇面形等等,上绣有花、草、虫、鸟及罗汉钱等,款式极为精美,或者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可爱。

香囊多以棉布、丝绸为材,工艺讲究,需裁剪、刺绣、挖补、粘贴、缠绕,闺阁中各展手段显示本领,争奇斗巧,一旦完成,到时候拿出来交流品评,互相馈赠,“兰闺彩伴,各赌针神,炫巽争奇,互相投赠,新制日增。”

端午香囊常用中草药除了雄黄,朱砂、香药外,还有其他中药材,如化浊驱瘟的苍术、白芷、菖蒲、冰片、牛黄、川芎、辛夷、艾草等。还有另类的蚌粉,如《岁时杂记》“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,缀之以绵,若数珠。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。”

旧俗,过了端午节就会把佩戴过的香囊扔掉,以弃除瘟病,今不多见。

二、端午节象征着什么寓意

1、端午正是追念与崇拜高尚灵魂的节日。端午时节是充满生命挑战的时节,也是卫护生命、强健灵魂、激扬精神的时节。追念与祭祀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先贤,高扬家国情怀是端午节的鲜明主题。以屈原为代表的一个个忠烈人物,至今仍是各地祭祀的对象。

2、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,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,人们都把米饭扔到河里纪念屈原。一天晚上,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,就连忙上前询问。原来,百姓投往河里的米饭,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。屈原无食充饥,所以日渐消瘦。他左思右想,不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。屈原告诉他,如果用箬竹叶包饭,做成尖角的角黍(即粽子),鱼鳖虾蟹见了,以为是菱角,它们就不敢再吃了。那人醒后,就把此梦转告给乡邻。第二年的端午节,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。不久,屈原又托梦给那人,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。后来,人们都这样去做,渐渐形成了包角粽的习惯。

三、关于端午节的诗句

1、小团冰浸砂糖裹,有透明角黍松儿和。——张耒《端午》

2、端午临中夏,时清人复长。——李隆基《端午武成殿宴群官》

3、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·端午》

4、当年忠血堕谗波,千古荆人祭汩罗。——文天祥《端午感兴》

5、独写菖蒲竹叶杯,蓬城芳草踏初回。——汤显祖《午日处州禁竞渡》

6、玉粽袭香千舸竞,艾叶黄酒可驱邪。——许文通《端阳采撷》

7、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》

8、有意庄严端午,不应忘却重阳。——朱翌《朝中措》

我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之后,如果家里面有小孩的话,也可以给他讲一讲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。我们给小孩子普及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,也算是让家里的孩子提前了解中国的文化,继承中国的文化,虽然现在距离端午节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,但是我们提前了解也不是不可以哦!

欢迎分享转载→ 端午节的风俗的简短介绍【图】

热门流行语

专题流行语

© 2013-2020 - 点个赞流行语控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0996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流行语图-流行语图片2020新款式-2020最火的流行语图片

[!--temp.top--]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

端午节的风俗的简短介绍【图】

作者:小一 时间: 2022-10-21 15:48:19 阅读:(0)

爱流行摘要:网站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“端午节的风俗的简短介绍【图】”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!

在2022年前半年也有很多中国传统的节日,端午节就是其中的一个节日,在端午节这一天,国家是会放假三天的,还有很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在端午节当天举办,是非常热闹的。作为中国人,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国传统节日,比如说最简单的端午节的介绍以及风俗,我们了解过后也算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认识,如果你对端午节的了解不够多的话,可以随小编一起看一看下面端午节的风俗和简短介绍哦!

一、端午节的风俗的简短介绍

端午食粽

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每到端午节前夕,在苏州小巷深处,朱门半掩,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,或者就在弹石路边,小藤椅几张围拢来,满目青绿的箬叶,糯米的晶莹,傍晚,就飘来了香气,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,交流各家手艺,味道咸淡,卖相如何,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,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。

龙舟竞渡

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。《事物原始》载:“竞渡之事,起于勾践,今龙船是也。”汉代赵晔《吴越春秋》也认为,龙舟的起源“起于勾践,盖悯子胥之忠作”。

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“胥门塘河”,即今天的胥江河。清代诗人邵长蘅有“五月胥江怒,水嬉欢竞渡”的咏叹。到清朝,苏州端午龙舟竞渡盛极一时,地点众多,“龙船,阊、胥两门,南、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。”

端午风俗无论南北,都有龙事,只是北方用以祈雨,而南方模拟竞渡。南北朝时,竞渡习俗广泛传播,唐敬宗曾下诏命地方官修造龙舟二十艘,宋太宗淳化三年到开封金明池观看竞渡。明清两代,宫廷中端午龙舟表演。清代自顺治康熙起,每年端午,大都要在西苑以龙舟竞渡酬节。

喝雄黄酒

五月自古被称为毒月、恶月,百事多有禁忌。道观,寺庙向施主赠送佩带符篆等物,以避毒邪。因为艾草、菖蒲以及雄黄都有驱虫杀毒作用,过端午节洗艾水澡、悬艾、缠五色丝、饮雄黄酒等,成了普遍的习俗,都是为了驱邪消灾。

佩挂香囊

香囊又叫香袋、香包、荷包,亦称佩帏、容臭。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,屈原《离骚》中有“扈江篱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”。

介绍

端午节,苏州风俗要戴香囊。吴中风俗历来竞尚丽巧,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,每到端午节前夕,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就要早做准备,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好新奇的文饰,再巧加刺绣,有十二生肖、狮子、双鱼、盘肠、花草、珍禽、瑞兽、蔬菜、瓜果等吉祥图案,香囊形状则长方形、正方形,也有三角形、棱角形、鸡心形、菱形、斗形、月牙形、扇面形等等,上绣有花、草、虫、鸟及罗汉钱等,款式极为精美,或者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可爱。

香囊多以棉布、丝绸为材,工艺讲究,需裁剪、刺绣、挖补、粘贴、缠绕,闺阁中各展手段显示本领,争奇斗巧,一旦完成,到时候拿出来交流品评,互相馈赠,“兰闺彩伴,各赌针神,炫巽争奇,互相投赠,新制日增。”

端午香囊常用中草药除了雄黄,朱砂、香药外,还有其他中药材,如化浊驱瘟的苍术、白芷、菖蒲、冰片、牛黄、川芎、辛夷、艾草等。还有另类的蚌粉,如《岁时杂记》“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,缀之以绵,若数珠。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。”

旧俗,过了端午节就会把佩戴过的香囊扔掉,以弃除瘟病,今不多见。

二、端午节象征着什么寓意

1、端午正是追念与崇拜高尚灵魂的节日。端午时节是充满生命挑战的时节,也是卫护生命、强健灵魂、激扬精神的时节。追念与祭祀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先贤,高扬家国情怀是端午节的鲜明主题。以屈原为代表的一个个忠烈人物,至今仍是各地祭祀的对象。

2、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,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,人们都把米饭扔到河里纪念屈原。一天晚上,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,就连忙上前询问。原来,百姓投往河里的米饭,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。屈原无食充饥,所以日渐消瘦。他左思右想,不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。屈原告诉他,如果用箬竹叶包饭,做成尖角的角黍(即粽子),鱼鳖虾蟹见了,以为是菱角,它们就不敢再吃了。那人醒后,就把此梦转告给乡邻。第二年的端午节,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。不久,屈原又托梦给那人,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。后来,人们都这样去做,渐渐形成了包角粽的习惯。

三、关于端午节的诗句

1、小团冰浸砂糖裹,有透明角黍松儿和。——张耒《端午》

2、端午临中夏,时清人复长。——李隆基《端午武成殿宴群官》

3、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·端午》

4、当年忠血堕谗波,千古荆人祭汩罗。——文天祥《端午感兴》

5、独写菖蒲竹叶杯,蓬城芳草踏初回。——汤显祖《午日处州禁竞渡》

6、玉粽袭香千舸竞,艾叶黄酒可驱邪。——许文通《端阳采撷》

7、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》

8、有意庄严端午,不应忘却重阳。——朱翌《朝中措》

我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之后,如果家里面有小孩的话,也可以给他讲一讲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。我们给小孩子普及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,也算是让家里的孩子提前了解中国的文化,继承中国的文化,虽然现在距离端午节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,但是我们提前了解也不是不可以哦!

相关文章
精品推荐
[!--temp.bottom--]